close

IMG_1655.JPG

(小圓仔量體重)

 

在國外生產的其中一項麻煩,就是月子習俗大不同。就拿月子餐來說吧,荷蘭人的想法是產前吃什麼,產後當然就吃什麼,所以圓仔出生後,我在醫院裡的第一餐⋯⋯想當然還是三明治無誤!而且就只夾了火腿和起司各一片(再多其他配料,對飲食一向簡單的荷蘭人來說,那就不叫三明治,而是豪華漢堡了⋯),然後,配上一杯冰可樂,就是再「正常」不過的一頓「月子餐」😩。

 

至於月子本身,荷蘭的做法是在寶寶出生後,提供母嬰49小時的Kraamzorg居家照護,每天會有一位護理師到家裡幫忙幾個小時。但說實在的,這時數並不多,此外就算想自掏腰包延長服務時間也沒辦法,所以我覺得,Kraamzorg的目的比較偏向「訓練」新手父母。畢竟,幫手很快就要說掰掰了,對於身處異鄉又零後援的我們,哪敢不趁護理師還在的時候,趕快學習如何上手照顧新生兒呢?

 

因此,產後3個月的今天,回想圓仔滿月前那靠著意志力、凡事親力親為撐過來的日子,還是不得不羨慕台灣至少有月子中心可以選擇哪!(據說,荷蘭近年也有類似的產後護理中心開辦了,只是一樣的服務在荷蘭的價格⋯⋯哼哼,肯定不是我們這種平民老百姓可以肖想的啦😩)

 

當然,撇除時數太少這點,平心而論,荷蘭的居家護理師也是很萬能很罩滴,且聽我娓娓道來⋯⋯

 

 

時間回到生產完隔天,我們帶著出生未滿24小時的圓仔出院返家的早上——

 

IMG_0124.JPG

(放在提籃裡顯得好小隻的圓仔)

 

最讓新新新手父母害怕兼手足無措的,大概就是寶寶哭鬧了吧!這點我和NN也不例外,幸好路上小小圓仔窩在提籃裡睡得很安穩,似乎完全不受汽車晃動干擾,好不容易抵達家裡,時間約莫是上午11點,我們對於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真是毫無頭緒,只能小心翼翼先讓圓仔睡在沙發上,一家人靜候救援到來。望著家中百廢待舉的景象,究竟我們的育兒生活要如何步上軌道呢?

(繼前篇生產紀錄,圓仔比預產期提早了近兩週前來報到,我們準備工作才進行到一半,所以家裡四散著各種雜物、嬰兒用品和來不及拿去回收的紙箱,甚至連給圓仔睡的小床都還沒個影⋯⋯)

 

中午12點,我們的護理師依約抵達,並立刻展現其強大之處:

 

-短時間內建立秩序、清潔環境

相信許多新手爸媽常面臨買了滿坑滿谷的育嬰用品,卻不知該如何初步擺放分類,或規劃房間動線的窘境,我們也是如此。幸好護理師踏入家門後,面對眼前這幅就算有小偷光顧,也會誤以為已經被翻過一輪的光景,除了立刻卯起來上上下下打掃一番,也將能用的物品整齊收好,不能用的垃圾全扔出去,短短幾小時內,所有物品適得其所,這才正式揭開我們育兒生活的序幕!

 

-新生兒照顧教學

一切就緒後,護理師拿出一本聯絡簿,用來紀錄圓仔的體溫、排泄狀況和餵奶時間,接下來幾天,所有關於圓仔作息和成長的追蹤,都得仰賴這本聯絡簿,尤其因為入夜後到隔天早上護理師是下班不在的!所以這段時間裡父母單打獨鬥時遇到的種種狀況,就得如實紀錄,才能作為隔天評估是否需調整照顧方式的參考。

 

IMG_0153.JPG

(護理師示範該怎麼抱才能安撫疑似肚子痛的圓仔)

然後循序漸進地,我們從最基本的如何抱嬰兒、換尿布、量體溫、穿衣服、洗澡等基本功一步步從頭學起。這些事聽起來貌似簡單,彷彿任何人都能自然而然上手,但千萬別小看,其實樣樣都有其眉角和學問在。若沒有專業指導,面對如豆腐般脆弱不堪的新生兒,嫩爸嫩媽可能完全不敢也不知該如何著手呢。

 

-母奶及配方奶教學

圓仔出生第三天,護理師一早翻開聯絡簿,告訴我一個不幸的消息:

「從昨天到現在,圓仔都沒有尿尿過,表示妳的奶量不足,他無法攝取足夠水份,所以我們必須開始幫他補充配方奶,妳也要在每次哺乳後用電動擠乳器追奶!」

接著示範如何泡配方奶:

拿起奶瓶,到水龍頭接tap water,然後倒入奶粉晃一晃⋯⋯

 

完成!

 

⋯⋯就這樣?!

沒錯,就這麼簡單!約莫一個月後和NN聊起這一幕,才發現其實當下我們倆都驚呆在心裡,只是彼時實在累到靈魂出竅,對任何事都無暇細想,所以雖然覺得這方式簡單到離奇,我們還是立刻照單全收。但我其實還是忍不住好奇,究竟是每位荷蘭護理師泡奶都如此精簡,還是我們這位作風特別前衛呢?(汗)

至於母奶,在我開始努力追奶後,隔天突然又來個大逆轉,變成脹奶脹到胸部紅腫發熱、腋下淋巴大結塊,搞得我心情無比煩躁,所幸在護理師吩咐NN去買包心菜,讓我敷在胸部上後,才順利解除乳腺炎危機(我知,這是個想像起來畫面十分愚蠢的療法,但真的有效😆)。

 

-跑腿買物

承前段,因為要追奶,才臨時發現我準備的擠乳器耗材與機器型號不符,於是緊急派NN去醫療器材用品店採購,沒想到他還是誤買了個牛頭不對馬嘴的產品回來⋯⋯最後還是得靠護理師額外親自跑一趟,才終於入手正確的耗材。所以,像這種在異地語言不通,導致常常買錯東西或甚至根本不知道該上哪去找的問題,也同樣可以尋求助護理師協助👍。

 

-其他:接待客人&簡單食物料理

產後的第一個禮拜,除了護理師之外,每隔兩天還會有助產士來持續追蹤產婦的狀況,檢查腹部肌肉是否重新密合、子宮復原情況、協助剪開會陰縫線等等;此外衛生單位人員也會來測寶寶聽力、並從寶寶腳跟取血回去做檢驗;加上我們多數朋友都是第一個月甚至第一週內就來拜訪,乍聽之下人多到有些手忙腳亂,但有了護理師幫忙應門,以及準備招待客人的茶點,這一切都顯得輕鬆許多。

而飲食的部分,其中一兩天的早餐,我請護理師準備了蘑菇煎蛋,老實說⋯⋯還滿好吃的耶!但,我心臟還是沒有大顆到敢把三餐伙食全交給荷蘭人😅,多數食物還是另外請台灣人朋友幫忙準備的,所以護理師廚藝如何,就沒有體驗心得可以分享啦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順帶一提,Kraamzorg期間雖然因換班的關係,我們並沒有從頭到尾都是同一位護理師,但幸好她們之間交接也沒有什麼斷層,第二位護理師立刻就能進入狀況,但如果能全程同一人,我想還是最完美的,只是,這真的要碰運氣。

 

另外,我覺得在荷蘭生產的其中一項好處,是爸爸被要求的參與度的確很高,護理師當時告訴我:

「能讓你老公做的統統交給他!」

「女人辛苦懷孕辛苦生,寶寶出生後當然就換男人累啊,哈!」

因此她們進行任何母乳以外的教學時,時常都是理直氣壯地只拉NN過去,搞得有時我覺得NN甚至比我還累⋯⋯當然他會這麼累,也跟他放不下圓仔,圓仔吸個鼻子就急著跳起來抱,還有體力差或多或少有關,但在聽說過很多爸爸不管事/不管用的案例後,我覺得讓護理師們好好震撼教育一下男人們、讓他們皮繃緊一點也是很重要地!

 

IMG_1656.JPG

(NN練習幫圓仔穿衣)

(我們衣服只準備了少少幾件56號,其他都更大件,當時還心想新生兒哪有這麼小,結果生產完回家後,護理師看著我們的衣櫃搖頭嘆息 "Everything is too big!",也造成圓仔頭一個月穿衣服都是徹頭徹尾的oversized style😆)

(到了後來,穿衣這事大多還是還是由我經手,只能說小時候玩芭比娃娃多年的經驗不是玩假的,我來就是比NN快狠準得多)

 

總之,Kraamzorg的實質效益,起初我也半信半疑,但不得不說結論是相當值得,個人極力推薦!雖然與月中或月嫂的服務相比,父母肯定還是辛苦許多,畢竟時間很短,所以從第一天起,我們就得捲起袖子把事情通通攬起來學著做,幾乎沒有喘息空間;但好處是在圓仔滿月時,不論換尿布、洗澡或餵奶等等,我們都已經有自信可以獨立完成,對於沒有任何後援的我們來說,這些讓父母能快速上手的密集訓練著實相當有幫助!

 

另外,很多人會問,如果已經不是第一胎了,是否就不需要kraamzorg了呢?其實這種狀況反而更需要!因為護理師除了可以幫忙照顧大寶二寶三寶(嗯,或更多),也能有技巧地協助孩子認識家裡的新成員,避免孩子覺得因新生兒的到來遭受冷落。

 

護理師還告訴我,雖然她們自己是這方面的專業,別人的寶寶交到她們手上,總是可以很快就被安撫下來,但面對自己的孩子,她們還是一樣手足無措,彷彿多年的經驗又瞬間歸零,因此連她們自己也是需要kraamzorg的,kraamzorg對於荷蘭人來說,真是生產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(後來得知,以前的kraamzorg可是有10天扣打到府幫好幫滿!現在的天數與時數其實都已大打折扣,只能說社會福利縮減舉世皆然啊⋯⋯)(嘆)

 

Kraamzorg結束後,正當我以為接下來我們一家三口便就此正式被放生時,門鈴再度響起,是consultatiebureau(類似小兒科的單位)護理師登門拜訪,除了花很多時間關心我們當上爸媽後的心理狀態,同時也交給了我們一本寶寶手冊,並預約圓仔第一次打疫苗的時間,告訴我們從此之後,寶寶的一切就由他們接手追蹤——整體而言,從懷孕以來,助產士、kraamzorg、consultatiebureau每個單位間環環相扣,儘管像我們半句荷文不懂,圓仔也能被確保得到應有的照顧,走完這一遭,不得不說荷蘭的兒童福利及相關政策可說是十分完善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最後,在此必須感謝聽聞圓仔出生返家後,就第一時間趕來的Diane和Sandy,幫我準備了出院後的第一頓中式月子餐;也要感謝即時幫我們把小床和其他育嬰用品買齊的Theo,我和NN受寵若驚,感激不盡!🙏

arrow
arrow

    Mrs. Orien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