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「妳要在荷蘭生?!那妳的月子怎麼辦?」

對我來說,離鄉背井在國外生產,最讓人頭痛的其中一點,的確就是面臨沒有月嫂/月中/娘家/婆家幫忙月子的問題。

幸好自懷孕以來,經過8個多月的心理調適,我已經認命向荷蘭人看齊,也對不坐月子這件事釋懷多了呢~

 

⋯⋯想當然這是不可能的!!!!!(#`Д´)ノ

 

但,面對現實,還是不得不向乾癟的荷包低頭,畢竟請位台灣月嫂千里迢迢飛來,也未嘗是個辦法,只是掐指一算代價實在太太太不菲!所以雖然多少擔心月子期間我得指望NN的廚藝,得到的照顧不夠完整,導致各種後遺症,也只能安慰自己只要吃得夠均衡營養(含淚默默關掉超豪華的台式月子餐菜單網頁⋯⋯),並遵照荷蘭產後居家照護的指引,即使一切從簡,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,我應該還是能安然地度過這一切~

 

荷蘭雖然沒有囊括各種禁忌跟花招的坐月子版本,但是我想產後恢復期的觀念放諸四海皆準,所以讓產婦能好好休息&把握黃金期趁早學習如何照顧寶寶,這點荷蘭人也相當認同,因此就有了所謂的「Kraamzorg」,我自己稱之為「產後居家照護服務」。

這項服務基本上僅提供49個小時,除非有特殊情況,且經由助產士評估同意後才能加長時數。有一天8小時,為期約6天的方案,或是以每天更少的時數,爭取更長照護期間的其他選擇。而費用大部份會由保險公司買單,所以即使像我這種未加保孕期保險,僅有最最基本款健保的情況,每小時亦僅需自負4.3歐元(若有孕期保險,也許就更低)。當然產婦也可以不使用這項服務,但因為我是第一胎,除了手忙腳亂不在話下,對這裏的育兒要求也完全沒概念,所以這錢實在省不得。

在孕期來到32週的這天,幾個月前就已透過保險公司預約好的照護機構,派了位訪查員登門拜訪,向我們說明其服務內容及各項要求,而當天為了避免有說明不清楚的狀況,一位有在地生產經驗且熟悉荷文的台灣朋友,也來熱心協助旁聽,在此就將當天的紀錄大致整理如下:

1. 待辦事項

首先我拿到了一疊衛教資訊及一份待辦清單,不過別高興得太早,這是一份一點也不令人興奮的shopping list,上頭盡是些購物起來非常無聊,事後只會感到各種失血的項目,隨便舉個三樣來說:

- Maternity kit待產包,這兒指的是「因應來不及趕到醫院而必須在家分娩」時,內含各類助產士所需工具的一只箱子。有些生第二胎的台灣太太因為急產,又遲遲盼不到助產士首肯放行去醫院,最後變成在家生,那麼就會使用到這咖箱子(心裡嘀咕在台灣,就算第二第三胎也很少聽說在家分娩的啊,在這卻好像連該生了想去醫院都很身不由己QQ)。因為我的基本健保沒有補助,所以得額外花30歐到婦嬰用品店自行購入,然而要是沒有用到(當然也不希望用到==),這些$$就形同放水流了啊(揮手帕)~

- Bed raiser床鋪架高器,為避免助產士及產後照護者長期彎腰,造成職業傷害,所以必須把預計用來生產&修養的床架高到70-80公分(這已經跟廚房流理台差不多高了欸!想到NN到時腿跨得老高還爬不上床的畫面,我就⋯⋯控制不住嘴角XD)。好在現在有一些免費借用的管道,不必繼續填錢坑,然而為了短短6天的產後照護,還得特地去租個千斤頂,事前要裝事後要拆,搞得人仰馬翻(啊對了,而且如果是在台灣,讓長輩知道了,不責怪怎麼這樣惡搞床舖驚動胎神才怪),真是還沒生就覺得累了耶!

- Metal jars and jar bags簡單來說就是寶寶專用湯婆子,這東西評價兩極,在有些家庭,寶寶可以一路抱著睡過好幾個冬天;有些則認為這完完全全又是另一個「大人覺得你冷」的浪費錢物品。

族繁不及備載,直接附上清單翻拍吧!

(話說雖貼心提供英文版,但有些項目還是有看沒有懂)

FullSizeRender 6.jpg

(稍微閃個神,朋友的孩子就迅雷不及掩耳地在第二頁霸氣揮毫了一番XD)

FullSizeRender 7.jpg

IMG_9879.JPG

 

2. 出生登記

在醫院生產者,若遇市政府人員值勤,會當場請父母幫孩子完成出生登記,這點我覺得還滿便民,至少就不必自行再額外跑一趟市政府。或,也可以選擇延後登記,但無論如何必須於3日內完成,否則將面臨400歐的罰款😱😱😱!!!!因此雖然有些家庭習慣等拿到生辰八字再來算姓名,但在荷蘭最好能在孩子出生前,至少先決定英文名字,不然就是先上繳個暫時的名字應應急,未來決定好正式版本再做更改了。

3. 時數計算

生產結束後,若無特殊狀況,通常產婦在數小時內即可打道回府(想賴著不走也不行唷),出院後,最慢隔天一早就會有護理師來到妳家。但若遇狀況須留院觀察,住院的時間也會從49個小時中扣除,訪查員解釋這是因為住院期間的費用也會由保險公司買單,而產婦等於一樣有得到所需的照顧。

4. 護理師工作範圍

護理師的工作主要是衛教宣導,也包含做飯(但我猜以荷蘭人的觀念,八成就是拿麵包或三明治來餵食產婦而已,所以吃的部分還是不期不待就好⋯⋯)、打掃、洗衣等等家務。基本上,我覺得包辦了這些,其角色幾乎等同於台灣的月嫂了!(啊,當然荷蘭版姿態是高了點、要求是多了點無誤==)

5. 見習護理師

照護期間是否接受可能有見習護理師陪同?聽到這問題,我和NN面面相覷,猶豫了一下——旁聽的朋友建議我們同意, 因為這樣實質上等於多了一個幫手。而訪查員見我們面露疑慮,則說沒關係,如果我們最後還是希望不要有見習者,隨時可以改變心意。

 

接著就換我提出要求啦——

 

6. 英文溝通

首要當然是護理師必須能以英文溝通,否則以我們目前有如鴨子聽雷的荷文程度,圓仔跟我第一週的相處恐怕是凶多吉少。

7. 禁止抽菸

荷蘭不論性別,抽菸的比例似乎都比台灣高出許多,這點尤其在我懷孕後,平時走在路上就更加有感。去醫院時,也常看到一群護理師聚集在室外休息區吞雲吐霧。朋友建議畢竟吸菸者手上、身上或多或少都還是會殘留菸味,對寶寶會有不好的影響,就算對方是僅在下班時間抽也一樣,所以一定要堅持找不抽菸的護理師。這點是許多台灣人特別提醒過要提出要求的,我也很困惑難道荷蘭人真的都不介意嗎?也許他們反而覺得連下班時間都不給抽,這兩位台灣人一定是住海邊⋯⋯

8. 整個期間由同一人提供照護

其實從預約時到這次的面談,我都有詢問這點,但對方都無法給予保證,畢竟由誰輪值、是否會遇到換班沒人說的準,而且圓仔出生後,很可能偏偏遇上萬。惡的聖誕節假期◢▆▅▄▃_崩╰(〒皿〒)╯潰_▃▄▅▆◣,屆時人手大短缺,有人來顧就該感激了,哪能要求這麼多!

9. 入內請脫鞋

幸好今天的訪查員一進門就立刻自行套上鞋套,也說未來的護理師會遵循這個做法,令我寬心了不少。至今,荷蘭人最令我不習慣的其中一點,就是他們即使在家裡,大概除了睡覺跟洗澡時間,都依然會穿著室外鞋!髒鞋大剌剌地踩上漂亮木地板及貴桑桑的地毯,增加清潔難度和耗損率,實在很不符合節儉的荷蘭style。曾有台灣朋友在電器公司的派送員來到家裡時,詢問是否可配合室內脫鞋,他老大竟以 “It is impossible!” 回應,看來荷蘭人對穿鞋真有種難以撼動的執著欸。

 

以上就是我們在面談中大致提到的一些重點,最後訪查員追加確認了一下屆時家中會有哪些成員,是否將有長住訪客,若有訪客,是否會說英文等資訊後,家訪就結束了。今天談過的這些,實戰時會不會兌現,也只能等圓仔出生後見真章。

 

當然,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,當很多朋友大力推薦,覺得居家照護助益多多的同時,也曾有朋友遇到態度很鳥的護理師,一進門先放話妳別想叫我做這個做那個blah blah blah⋯⋯所以生產後幾天的居家照護品質如何,也是相當考驗運氣的哪。就算訪查員提到事後會有評鑑制度,但估計效用不大,只能祈禱我們能遇到正牌白衣天使了~~😇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Mrs. Orien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